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家用呼吸机了,都知道它是一个治疗鼾症以及慢阻肺的医疗器械,
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,对呼吸机的一些误解是根深蒂固的,在这里我们简要的整理了一下平时工作中用户最多的几个误解。
1.抢救用的 ,不值那个钱
2.面罩也这么贵 不就是一个家用电器吗
3.一辈子要戴啊?那要买贵的,越贵的越舒适
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在听说“呼、吸、机”三个字时,先是会起一身鸡皮疙瘩——我去,这尼码不是抢救人的嘛,人都快不行了啊才上呼吸机的,我一个好好的人戴毛线呼吸机啊?
没错!呼吸机确实是有一大类是用来抢救危重患者的,在医院的急诊里,在呼吸内科,或者更多的其它科室里,呼吸机的主要功能就是抢救人用得。
这种呼吸机,也叫医用呼吸机,只有在医院这类机构中才会见到用到,和我们现在谈论的家用呼吸机在工作原理上有相似之处,但是差距是非常地大的。
医院里的呼吸机,针对急性/重度肺部疾病,重在效果,换句话讲,先把人救活在说,谈不上太多的舒适性。
我们的家用呼吸机主要针对鼾症,患者除了“打呼噜”外就是一个完全的正常人,讲究治疗效果的同时注重舒适性,甚至还要注重便携性与美观,这是它们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。
不值那个钱
有的朋友去医院看过鼾症了,也被“推荐”用呼吸机了,但是一看呼吸机的价格有些摸不着头脑——怎么这么贵呢?上万块,都可以在我们这儿买一平米了。
目前,能够进入医院让医生推荐的主要是进口品牌呼吸机,国产呼吸机品牌还是比较少的。进口品牌呼吸机整体价格较高,在万元左右,再加上有些商家故意设套给患者——比如推荐双水平等高端机器,这类机器接近2万元。
家用呼吸机属于医疗器械,它具备医疗器械行业的所有特征——研发周期长,技术密集型、注册认证周期长、售前售后服务较多。虽然目前家用呼吸机技术进步比较大,但是必要的售前、售后、长期服务还是必须的。厂家与商家都要保证一定利润空间才能持久的把这个事情作下去,并且作好。